洞庭深处城管蓝益阳市驻沅江泗湖山光复

发布时间:2025/6/25 17:27:05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去年正月过后,在沅江市泗湖山光复垸村,细心的村民发现,一个身材魁梧、体格健硕的中年男人,在村里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或与村民交谈,或与骨干商讨,或与村支两委研究工作到深夜,或在沅江益阳等地跑项目。而村里的面貌,也随着他的辛勤工作而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垃圾堆变成了大广场,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渠,村里的企业由无到有,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他,就是益阳市驻沅江泗湖山光复村帮扶工作队长郭赛军同志。

“梦”里不知身是客

郭赛军同志是益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城管科长,从局党组接下了“帮扶队长”、“第一书记”这个重担后,郭赛军的心里就有一个“梦”:通过三年努力,帮助全村户人脱贫,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持续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贫困村出列。

梦想是美丽的,而实现梦想的路却是艰难的。光复垸村是一个由四个村合并的大村,人口户人,51个村民小组。贫困人口中,大部分是因病因残而致贫。在年建档立卡的名贫困人口中,沅江市残联核发了残疾证的就有人。

郭赛军是城里长大的,也一直在城市工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和口头上。但是郭赛军同志想,既到光复垸,就是光复人,为了尽快熟悉这一片热土,放下行装,他就一头扎进了这20来平方公里的土地。

村支两委人员,他一一交心;名党员,他个个走访;51名村民小组长,他逐一谈话;户贫困家庭,他户户上门;名残疾人,他人人慰问。很短的时间里,他不但熟悉了这块土地,融入了这块土,更是熟悉了这里的人民,融入了这里的人民。谁家的孩子在哪里上学,谁家的孩子在哪里打工,谁家老人生病了,谁家的房子漏水,谁家田里种水稻,谁家土里种南瓜,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在村民的眼里,这是一个真正干实事的人,所以,村民对他的称呼,也由“郭队长”变成了“赛哥”。

按理,帮扶工作队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政策、组织建设、资金筹措、技术扶植等,村里的许多具体事情不在帮扶职责之内,但“赛哥”这个扶贫队长,似乎忘却了自己只是帮扶三年的“客人”,而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光复人”。所以,从村容村貌到土地平整,从机埠整修到路灯安装,村支两委都愿意和他商量;从小孩上学到老人生病,从稻虾种养到蔬菜收获,村民百姓都愿意和他交流。用村民自己的话说,鸡婆脚疼的事都喜欢和“赛哥”打两句家务讲。对此,“赛哥”也很欣慰,他认为,只有自觉当好“光复”人,才能主动做好“光复”事。

却把“村容”当市容

“赛哥”本是城管科长,见惯了整洁的市容,干净的街道,到了光复垸,也总是以看市容的眼光来看村容,这一看,就看出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乱堆乱放的“乱象”,于是,就有了以整治市容市貌的方式来整治村容村貌的大手笔。

村办是由原小学改建的,院内有一大操坪,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芦笋厂的生产垃圾,附近村民的生活垃圾,都往操坪倒,天长日久,由坪成堆,由堆成山,导致蛀虫满地,臭气熏天。“赛哥”入村后,组织人员清理了垃圾,铲除了杂草,把操坪建成了“村民广场”,也结束了光复垸村没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的日子。

光复垸还是公社的时候,是一个小集镇,集镇内有一条渠道,许多村民集中在此,以前镇后渠的形式建了许多工作房子,由于没有规划也没有人管理,污水粪便全部直排,路人经过都是掩鼻而过。“赛哥”和帮扶队、村支两委一起,积极联系有关部门,给每家每户安装了封闭式化粪池。现在,小渠的水日益清澈,多年来不见的鱼虾也回来了,钓鱼爱好者一天可钓几斤鲫鱼。

光复垸村地处洞庭湖水网地带,村内沟渠众多,以前沟渠内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杂草随意乱丢,“赛哥”的帮扶队进村后,除组织打捞清除出外,还安排专职保洁人员,定时巡查管理,确保沟渠内无垃圾杂草。现在外来人员经过这一地段,从沟渠卫生情况,就能明显地分出哪段沟渠是光复垸村的,哪段沟渠不是光复垸村的。

光复垸村地广人稠,村民建筑的基本格局是:房前是路,路前是沟,沟边是树。由于村内生活垃圾却长期无人管理,路人随意丢,村民乱堆放,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导致房前屋后乱搭建,门前道路雨天成泥晴天成灰,沟内垃圾漂浮,沟旁杂草丛生,典型的“脏乱差”。为此,“赛哥”的帮扶队与村支两委一道,多方设法,筹措资金,清理了乱搭乱建,硬化了门前道路,清除了沟边杂草,打捞了沟内垃圾,还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做到了及时收集垃圾,定期清运垃圾,确保了街道、道路、沟渠及公共场所无乱堆乱放的垃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让“帮扶”逐水流

“帮扶”任务有期限,但“帮扶”工作无止境。“赛哥”相信,从目前的工作力度和工作进度来看,通过三年的努力,光复垸村一定能脱帽出列,贫困户也一定能脱贫。但要使工作队撤了以后,不让帮扶随人而走,逐水而去,做到村不复位,户不返贫,关键是要增强扶贫的造血功能,留下帮贫扶贫的“种子”,打造不走的“帮扶队”,做到人走茶不凉。为此,“赛哥”和村支两委及帮扶队的牵头单位、后盾单位一起,为三年后的帮扶做了一系列有工作。

一是请能人回村。光复垸村不是没有能人,也不是没有富人,但以前由于各种原因,能人都在外面发了财,远离了乡土。“赛哥”了解情况后,和村支两委的同志一起,跑沅江,跑益阳,甚至到长沙等地,诚恳地请能人回乡,为帮扶助力。他们先后请回了黄天国、陈建军、卜太伏、谢文、熊志强等回乡,他们回乡后,看到了村里发生的变化,看到了“赛哥”和帮扶队的工作态度,对帮扶工作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其中沅江市虹光集团董事长黄天国为修建北河口机埠一次性捐款万元,他们都决心为村里的帮扶事业出力发热。

二是办企业富民。帮扶队入村之前,村里没有一家企业。村里除了市里的拨款,没有其他的收入,村民农闲时除了外出打工,村里也没有事做。为了引得“凤凰”来,“赛哥”的帮扶队、村支两委、后盾单位一齐发力,陆续办起了制衣厂、稻谷烘干厂、榨油厂、绳网厂、芦笋加工厂等,终于结束了光复垸村无企业的历史。这些厂办起来后,不但为农闲时节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帮扶提供了后续资金。目前,绳网厂、制衣厂、榨油厂,都是以村里入股或整体承包的形式,每个项目均与村签订了5年一签的合同,采取每年分红或上交利润能足额保证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贫困户年人均受益元以上。

三是让土地帮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为了保证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利益不受损失,“赛哥”和村支两委设计了土地流转给能人,闲时种植给农户的帮扶方式,即土地转给“冯鑫农业合作社”后,由合作社种植一季优质稻,收割后将土地平整,并免费配送油菜种子给贫困户,由贫困户种植管理,收割后全部由合作社收购。合同也是一签5年,这样既解决了土地利用问题,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解决了贫困户坐等帮扶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

道是“无情”却有情

“赛哥”人到中年,上有多病的老母,中有柔弱的妻子,下有在校的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家人离不开他的照应。但是,局党组在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二话没说,毫不犹豫接受了任务。根据帮扶工作的要求,每周必须在点上睡五个晚上,工作忙的时候两个星期都不能回家,这对于母亲妻儿来说,未必不是“无情”。但“赛哥”不是“无情”人,对家人的欠缺,他总是想方设法补偿:只要有时间回家,他必定要给老母亲做一餐饭,尽量让妻子少做家务,炒几个可口的菜给在箴言读书的儿子送去。虽然他知道这远远不够,但他只能尽力而为。

但对村里的工作,对村里的贫困户,他的关心和照顾,却是周到细心。贫困户吴建云,儿女都在外地读书,本人身患疾病虽然想做点事,却不能外出打工,自己心里也很着急。“赛哥”看到他的情况,主动联系有关人员,在他的房子前给他搭了一个五六米的钢棚,又到绳网厂给他联系做地笼的工作,这样,他夫妇两人不出门,一天能有一二百元的收入,脱贫就有保障了。

“赛哥”驻村一年多来,在局党组和后盾单位的帮助下,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积极工作,艰苦努力,朝着三年帮扶脱贫的目标不懈地前进,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驻村两委的认可,去年被评为全市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特别是光复垸内的六千多村民,说起田间地头那一抹城管蓝,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赛哥”真是帮扶工作牛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anjiangzx.com/yjstc/14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